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15X/2024-00035 发布机构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文  号 淮城管复〔2024〕16号 公开日期 2024-09-18
文  号 淮城管复〔2024〕16号 公开日期 2024-09-18 失效日期
名  称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0087号提案的答复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关于市政协九届三次会议第0087号提案的答复

戚善功委员:

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关心和支持。您提出的《关于创新运作模式推进垃圾分类工作的建议》(ZXTA32080020240087号)的提案已收悉,提案中的建议在工作中予以全部实施,取得了阶段性成效。现将有关情况答复如下:

一、垃圾分类工作总体情况

近年来,我市深入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活垃圾分类系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政府推动、全民参与、统筹推进、因地制宜、简便易行”的原则,基本建成分类投放、分类收集、分类运输、分类处理的生活垃圾管理系统,垃圾分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截至2023年底,全市居民小区垃圾分类基本实现全覆盖,累计创成省级分类达标小区602个;分类收运体系基本完善,配置其他垃圾收集(转运)车965台,厨余垃圾收集车56台,可回收物收集车102辆,有害垃圾收运车辆12辆,基本满足分类运输要求;分类处置终端基本建成,共有垃圾焚烧厂4座,厨余垃圾集中处理厂2座,做到厨余垃圾和生活垃圾全量处置。据住建部2024年第一季度评估通报,我市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位列全国80个大城市第29位,全省第6位,位于“成效明显”第二档。目前,我市四类生活垃圾收运模式如下:

可回收物方面。各县区环卫部门定期收运或社会废品回收企业回收,再由社会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处置。主城区现已逐步转由淮阴区“爱分类爱回收”公司统一收运。

有害垃圾方面。各地环卫部门定期收集,送至暂存点暂存,最后由有资质的终端处置企业集中处置。

厨余垃圾方面。我市建成淮安市晨洁环境工程有限公司和盱眙县餐厨垃圾处置厂等2座厨余垃圾处置厂,设计日处理能力为555吨,全市日均产生量285吨。主城区的厨余垃圾由晨洁公司负责收运及处置,覆盖了市区餐饮服务企业、经营户和企事业单位的食堂和少部分农贸市场易腐垃圾及家庭厨余垃圾。

其他垃圾方面。收运环节,主要由各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委托运输企业运至垃圾中转站,再由各县区环卫部门或委托企业运至焚烧厂处理。处置环节,我市建成光大焚烧发电厂、瀚蓝焚烧发电厂、圣元焚烧发电厂、零碳焚烧发电厂等4座其他垃圾处置终端,设计日处理能力为4025吨,全市其他垃圾日均产生量3850吨。通过签订特许经营协议,委托这四座焚烧厂处置全市产生的所有其他垃圾。

二、推进垃圾分类精细化管理方面的探索和尝试

垃圾分类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实践中还存在着统筹协调力度不够强、市场参与度不够高、收运处理能力不够平衡、宣传引导不够到位等问题。这既是您在提案中指出的问题,也是当前垃圾分类工作亟须解决的问题。我局逐项研究,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一)推进可回收物市场化运作。我市在淮阴区和盱眙县开展生活垃圾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试点工作,鼓励“爱回收、爱分类”及其他企业扩大可回收物回收网络覆盖面,收编“拾荒”队伍,形成扎根社区的基础网络。推广运用手机APP、微信小程序等网络回收平台,实现网上预约、上门回收,扩大回收网络覆盖面,提高废旧物资回收利用率。督促企业组建收运队伍和宣传督导队伍,强化业务培训,提高从业人员业务水平。截至目前,全市206个居民小区同步安装“互联网+”自动回收设施,设置475个回收点,日均回收各类可回收物约15吨。

(二)推进居民小区物业服务企业履责。根据《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压实物业企业管理责任人的法定义务,指导物业充分发挥宣传引导、意见征集、矛盾调解的作用,化解投放设施选址难、落地难的问题,做好分类投放设施运维工作。积极将小区物管员、保洁员转变为垃圾分类宣传员、督导员;定期组织业委会、党员志愿者等群体开展分类宣传活动;联合住建、街道、社区等部门单位,强化对物业服务企业监管,督促物业服务企业规范配置垃圾分类专业队伍,组织县区城管部门联合属地街道、社区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垃圾分类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目前,已有342个居民小区移交物业企业运维管理,开展各类培训活动68场,组建垃圾分类志愿宣传队伍25支,开展垃圾分类志愿宣传活动256场。

(三)推进第三方服务企业引进。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进服务企业负责试点居民小区垃圾分类设施建设、垃圾分类收集及运输、桶边督导及宣传引导等工作。在淮阴区、金湖县共30个居民小区开展试点工作,试点小区实施“撤桶并点”,撤除分散设置分类桶800余只,常态化开展宣传引导工作,持续开展“积分兑换”、全覆盖式“入户宣传”等活动,分类质效明显提升,小区环境显著改善。经第三方公司评估,试点小区居民垃圾分类知晓率和参与率均达到75%以上。

四、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阶段,我局将认真采纳您提出的宝贵建议,结合探索工作取得的成效,系统谋划、狠抓落实,扎实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行稳致远。

(一)进一步压实各级责任。健全联动机制。认真履行牵头部门作用和行业管理职责,增强工作的主动性、统筹性,加强对各县区和责任部门的指导、协调,推动建立市、县(区)、街道(乡镇)、社区(村)党组织四级联动机制,真正形成职能部门齐抓共管、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压实物业责任。2024年底,将已建成垃圾分类房的达标小区全面移交物业企业管理,进一步督促物业企业落实管理责任人的法定义务,推动垃圾分类工作走深走实。积极向上争取。加强与省厅对接,向上争取垃圾分类专项资金,拓展经费保障渠道,重点保障垃圾分类房运维、分类收运、源头督导等方面的投入。

(二)进一步加强全链条管理。完善分类投放设施。全面梳理分类投放收集设施标志标识,严格按照国标进行配置、替换、更新,进一步落实“撤桶并点”“宜房则房”要求,更好开展桶边督促指导。在推进达标小区建设进程中,坚持建管并举,落实长效常态管理,确保已建成的垃圾分类房高效使用,切实提升分类质效。增强车辆站点运输能力。加大分类收运设备投入,配足配齐标准化、规范化、密闭化的垃圾分类收运车辆,强化督促和监管,严禁出现混装混运现象。加快推进大型化、综合型生活垃圾转运站建设升级改造。提高资源回收利用率。全面推进居民小区、党政机关等11类场所垃圾分类收运体系与再生资源回收体系“两网融合”,鼓励更多的企业介入可回收物的分类投放指导、分类收运和处置全环节,最大限度实现可回收物全量回收利用。提高家庭厨余垃圾收集覆盖率,确保家庭厨余垃圾和农贸市场、果品批发市场有机易腐垃圾应收尽收。

(三)进一步强化宣传教育。持续加强垃圾分类重要意义、方式方法的宣传教育,提升群众的知晓率、参与率。强化与市委社会工作部合作,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和社会组织优势,引导社会志愿服务队伍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公益宣传和文明实践活动。通过进一步建设宣教中心、布设宣传小品、施画宣传彩绘,开展“小手拉大手”“五走进”活动等宣传方式,盯牢“重点群体”,抓牢“一老一小”,普及垃圾分类知识,引导居民积极参与垃圾分类,全面造浓生活垃圾分类氛围。

(四)进一步落实长效管理。加快立法进程。加快推进《淮安市垃圾分类管理办法》进程,界定分类投放管理制度和法律责任,进一步明确违法违规罚则,细化监督和奖惩机制,推动居民养成分类习惯。强化联动执法。开展餐厨垃圾收运整治、垃圾分类清运整治等专项行动,对非法收运、混装混运、抛洒滴漏等群众反映强烈的行为,依法予以处罚,以严格执法确保垃圾分类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加大评估力度。重点对已建成的设施运维及分类成效等进行督查评估,将垃圾分类工作融入城市长效综合管理,强化评估结果运用,以督促改、以评促进,真正实现以良法善治推动垃圾分类提质增效。

戚委员,再次感谢您对垃圾分类工作的理解、关心和支持。欢迎今后对我们的工作多提宝贵意见,继续给予支持和帮助。祝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2024年9月1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