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公开站内导航: 首页 > 信息公开
主题分类 体裁分类
索 引 号 01429015X/2025-00008 发布机构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文  号 淮城管发〔2025〕5号 公开日期 2025-02-24
文  号 淮城管发〔2025〕5号 公开日期 2025-02-24 失效日期
名  称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关 键 词
内容概述
时效说明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报告

 

2024年,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城管系统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高度重视法治政府建设各项工作,扎实推进依法行政,法治政府建设取得新发展新成效。现将我局一年来法治政府建设工作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举措和成效

(一)强化法治建设主体责任。局党组始终坚持和加强党对法治政府建设的领导,明确党组书记、局长为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第一责任人,亲自研究部署全局法治政府建设相关工作。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法治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健全跟踪落实机制,确保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法治政府建设的重要指示、批示不折不扣落地见效。将法治建设重点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规划,将依法履职情况纳入年终述职内容,压紧压实主要负责人履行推进法治建设第一责任人职责,确保在法治化轨道内推进城市管理工作,为法治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全年开展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法12次,推动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城市管理实践深度融合。

(二)不断健全依法决策机制。认真贯彻落实《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江苏省重大行政决策程序实施办法》等规定,进一步完善重大行政决策运行机制,按要求申报市政府年度重大行政决策事项,严格落实重大行政决策法律审查机制、公众参与机制、专家咨询论证和风险评估机制、集体讨论决定机制,确保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建立法律顾问制度,充分发挥法律顾问在行政复议、诉讼、重大行政决策等方面的作用。局法制机构全年共审查局行政合同34份,出具审查意见书12份,法律顾问单位参与我局涉法事项30余次。让工作在阳光下运行,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可循。

(三)持续完善法规制度体系。加强城管立法,积极推进城管法规体系建设。《淮安市市容管理条例》重新修改,2024年1月12日起正式施行。《淮安市生活垃圾分类管理办法》完成制定,2025年3月1日起正式施行。推进立法后跟踪评估,对《淮安市建筑垃圾管理条例》开展立法后跟踪评估,从立法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及社会影响等角度开展评估,确保地方性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做好清理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政策文件工作,审查我局成立至今的各类文件1000余件,废止涉及不平等对待企业的文件17件。研究起草《淮安市城市管理领域行政处罚裁量基准(第二批)》,公布《淮安市城市管理局涉企行政检查事项清单》等。严格落实行政规范性文件和一般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公平竞争审查以及“三统一”制度,并组织定期评估、动态清理,不断完善城管法规制度配套体系。

(四)推进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严格落实全市执法体制改革要求,持续推进市城市管理执法支队改革。会同市住建局、市场监管局等建立跨部门综合监管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理念,以“依法行政、依法履职”为核心,加大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城市管理重点领域执法力度,认真落实免罚轻罚相关规定,让执法既有力度又有温度,全年办理免于行政处罚案件46起,免予罚款金额1.1万元。持续开展“强基础、转作风、树形象”专项行动,深化城管系统执法人员法制培训和执法业务培训,完成行政执法人员和执法辅助人员轮训,参训率达100%;组织市、县(区)、镇(街道)三级联动培训两次,培训覆盖4000余人次,提升行政执法人员法治素养和执法能力水平。顺利完成行政执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行动,全市城管系统共发现问题线索79个,建立问题台账,做到“一问题一清单一销号”。

(五)持续提升法治营商环境水平。全面优化行政审批政务服务,我局政务服务事项填报率和发布率均达100%,所有行政许可事项的承诺办结时限均压缩至1个工作日内,全年受理的11件行政许可申请均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办结率100%。在政务服务窗口深入开展“走流程、解难题、优服务”活动,进一步提升服务对象满意度。积极推进营商服务专员工作,6名服务专员每人挂钩两个县区,通过实地走访调研、政策宣讲、帮办代办、问题解决等方式,了解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及困难,帮助企业解决26个实际问题,获得企业认可和好评。

(六)营造法治政府建设社会氛围。扎实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全年共受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9件,年度办结9件,所办申请件均做到程序合法、事实认定和法律适用正确,答复率100%,局门户网站主动公开信息35条。认真做好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的办理工作,7件人大建议、9件政协提案全部按时办理答复。认真做好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应诉工作,严格落实行政机关负责人出庭应诉制度,维护司法权威。全面落实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制定实施了城管系统2024年度普法任务清单,落实普法工作计划实施,拨付普法工作专项经费,保证普法工作顺利开展。深入推进城管综合执法“以案释法”,注重发挥典型案例在依法执法、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中的示范引领作用;常态化开展垃圾分类普法宣传活动,联合“i淮安”APP开展线上知识问答活动,近万人参加答题互动;围绕《淮安市市容管理条例》《淮安市餐厨垃圾管理条例》《淮安市停车场管理条例》等,开展宣传活动20余次,发放宣传资料、倡议书等2万余份,引导相对人增强法律意识,遵守相关规定。与新闻媒体等社会监督渠道建立信息交流机制,加大公众参与监督执法力度,形成了全社会重视、参与城市管理工作的良好氛围。

二、下一年度工作安排

2024年度,我局虽然在法治政府建设上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差距和不足,比如法治人才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加强,执法规范化建设需要进一步提升,完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还要下更大功夫等。针对这些不足和差距,我们将认真对待,积极整改,2025年,我们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系统观念,坚持深化改革,在新发展阶段全面深化法治建设,着力推进“微网精管、众治共管、创新智管”的城市管理模式,努力打造高质量发展、高效能治理淮安城管样本。

一是持续完善法规体系。按照市政府立法计划和工作实际,重点推进我市户外广告和招牌设置管理、建筑垃圾跨区域运输管理、市容环卫责任区制度落实的立法制规工作。在立法过程中,着力在强化创新、增强可操作性、突出问题导向等方面下功夫,注重打造地方立法特色,强化城市管理法治支撑。

二是持续规范行政执法。全面落实国家、省、市关于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的具体要求,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定期开展执法业务培训和执法评议、交流活动,进一步强化城市管理行政执法监督,提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水平,确保提升行政执法质量三年行动顺利收官。

三是持续加强法治宣传。落实“谁执法谁普法”普法责任制,创新普法理念、机制、载体和方式方法,多措并举开展普法宣传工作,为推进城市管理高质量发展提供法治保障。

 

 

                            淮安市城市管理局

                                2025年2月24日